中国核潜艇自从下水以来,已连续42年保持核安全纪录,这也是基地官兵能打胜仗过硬本领的证明。
如果说,基地官兵破解了核盾牌上的“安全密码”,那么,这个“密码”就藏在官兵们日常工作的细节里。
这只是一次例行的核安全监测。基地技术监测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吴水海手持专业仪器,穿梭于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突然,监测仪发出了“嘟、嘟”的报警声。他小心地一寸一寸地移动着仪器,报警信号的频率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信号频率最大的地方,经仔细检查,确认是冷凝器传热管出了问题。隐患得到了及时排除,确保了核动力装置的安全。
这样的监测巡查每天都在进行,大家称吴水海他们是“核潜艇保健医生”。
近几年来,经过不断摸索完善,基地建立了基地、大队、艇上三级监测体系,基地装备了一系列检测维修的先进设备,规范配备了便携式检测设备,使用这批装备的专业队伍和他们的执著精神,极大地增强了装备故障的预测预报能力,保障战斗力、在航率并防患于未然。
核潜艇退役处置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任何一艘舰艇都有从建造下水到退役处置的历程,核潜艇也不例外。经过几十年惊涛骇浪的洗礼,中国核潜艇也同样面临着退役处置的难题。海军组织专家、部队开展了预先研究,从核废料的处置到涉核部件的拆装,全程制定了详细的方案预案,会同地方工业部门先后突破12项关键性技术,攻克了核潜艇深度退役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具备成功实施核潜艇安全退役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热门新闻:调查大连地热清洗市场:化学药剂清洗地热不可取 2013-10-27 07:21:17
大连大气污染严重时可对机动车实施限行 2013-10-26 08:35:12
星巴克在华获取“暴利” 大连星巴克你还光顾吗 2013-10-25 07:51:33
王健林:大连房子已卖不动 最多两年就不需调控 2013-10-25 07: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