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内五区小学生有课后托管需求的人数约为31000人,占五区小学生总数的30%左右。而我市存在的各类托管班大约有1400多家,其中,有教育资质的不到1/5,既无教育资质,也无营业执照的黑托管班约占1/3。托管班存在问题严重。调查中发现,有刚毕业无工作的大学生租个房子办托管班的,有退休的老人租房子办托管班的,有家政服务企业兼带托管班的,而且收费不统一,无固定标准,有每月收费300元的,有每月收费500元~1000元的,近年来,托管班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市政协委员汪海伦建议 托管行业还得让社区和学校成为“主力军”
还得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资源,使其成为托管行业的“主力军”。鼓励学校自办“托管班”,合理收费,自愿参与。如北京市部分小学实行的在15时30分后由学校提供一些特长班,每学期开学后可报名,17时左右放学,报了兴趣班的可以报托管班,一直托管到18时,不仅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保证了学生的教育质量和安全。鉴于义务教育相关政策要求,建议由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制定托管收费标准,给予学校和教师相应的补贴,如沈阳沈飞子弟学校,每月收取150元托管费。也可实行社区托管,由社区提供场地、管理人员并组织管理。
市教育局答复 鼓励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小学生课后托管
在小学生托管工作上,不仅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担负起直接的社会责任,街道和社区也应积极作为,努力发掘各种资源,面向辖区居民开展小学生托管,同时鼓励其他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力量、公民个人组织起来,共同参与托管及开办托管机构。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可以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为学生提供非营利性的校外托管服务。此类托管机构经教育部门严格审查同意,并由民政部门审批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及其他相关许可后可以开展托管服务活动。
已取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的举办单位或举办者,可以组建由“五老”爱心人士、社会志愿者、家长义工、退休教师等共同组成并可以无偿利用校舍的免费的公益性托管机构。此类托管机构经教育部门同意后可以使用现有校舍开展公益托管活动,政府投入一定资金给予志愿服务人员适当补贴。
个体工商业者和家政服务公司等社会力量也可以进入小学生托管市场。此类托管机构经教育部门审查同意,并由工商部门审批取得营业执照后可以开展托管活动。